創新的企業,需要有創新的員工,《Inc》雜誌請美國幾家頂尖的創新顧問公司,分享他們如何激發員工的創意。

成員多元化


「文化大熔爐會煮出一鍋創新的菜色。」創新顧問業者Ziba 執行長佛素吉說。該公司的120名員工分屬26個國籍、講19種語言。身為伊朗移民的他表示:「遺傳基因不同的人,通常會生出較健康的小孩。創意也是一樣的道理。」員工對全球市場的了解,也成為該公司創新的一大助力。


提供自由思考時間


BrightHouse除了放員工五周的年假,公司的18個員工還可以享有五天的「Your Day」。公司鼓勵他們利用這五天,去一個可以拋下俗務、安靜思考的地方。公司並沒有要求他們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,大做白日夢亦無妨。


執行長雷曼深信,對一項專案的成功與否,這種自由思考時間的重要性,不亞於開好幾百次的客戶會議。他說:「我思,故有價值。」


協助企業研發、行銷新產品的Maddock Douglas,讓員工一年可以撥出100到200小時的工作時間,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物。總裁維頓說:「每個人的工作時間紀錄卡上都有一個地方,不必從事可以向客戶收費的事。」


鼓勵冒風險


每年3月4日(March Fourth),BrightHouse會舉辦「March Forth(向前行)」活動,鼓勵員工做一件從未嘗試過的事情,從飛機上跳傘、潛水、寫小說都無妨。執行長雷曼說:「如果我們公司有什麼聞名於業界的話,那一定是『可能實現主義』。」


Maddock Douglas則頒發「跌倒爬起獎」,只要員工有創新的企圖心,即使成果不佳,公司也會頒獎鼓勵。去年,一個巔覆傳統的印刷設計,讓公司損失不小,但負責的設計師卻贏得這個獎項。


維頓說:「 這個差錯讓公司相當難堪,但設計師想要做一些與眾不同、更好的設計 。她想做就做,也贏得這個獎。」



舊金山的青蛙顧問公司發行實體和線上雜誌,這本季刊每期都有一個員工會感興趣的主題,由員工供稿。最近一期的主題是「健康」,一位設計師以圖案和說明,描繪「一隻耳朵聾了」會面臨的混亂狀況。結果一家醫療保健業者因為看到這一期的雜誌,而成為他們的客戶。


雇用聰明人


由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創辦的創新洞見公司,面試主管時會以個案研究來考驗應徵者的問題解決能力。合夥人賽科拉日前詢問一位應徵者「報業如何逆轉市場走下坡的命運?」結果對方一直談報紙,她表示,顯然這位應徵者不喜歡冒風險。


Gravitytank則很想了解應徵者面對批評時會有何反應,是積極溝通,交流意見,或是頑固的辯護自己原本的構想。共同創辦人康里說:「要創新,就必須對批判、失敗的原因抱持開放的態度。」


重用外人


許多創新企業向外部借點子,可能是科學家、詩人、演員、考古學家、神學家,也可能是太空人。


BrightHouse曾為紅龍蝦海鮮餐廳規劃過一個專案,當時公司聘請發現鐵達尼號殘骸的海洋學家巴拉德,協助他們探索如何讓人類對海洋的迷戀,成為這個連鎖餐廳企業識別的一個元素。


協助艾莫利大學進行組織整頓時,BrightHouse邀請第六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米契爾參與,他提到持續的訓練是克服未知恐懼的有效方法。


有彈性


在創新實驗室,幾乎每個人都是外部人士,因為這家公司是以好萊塢模式在運作的。公司內只有四個主要員工,一旦有專案便由他們負責組成一支新團隊,他們透過推薦建立一個全球性網絡。


而且創新實驗室沒有明文規定的作業流程,團隊成員可依自己喜歡的方式運作。由於大部分團隊成員在接受任務指派前可能彼此不認識,共同推動專案可以分享腦力激盪和具象化的技巧,變成一個學習機會。


賦與工作神聖的使命


「點子王」樂於以神聖的理由,貢獻自己的聰明智慧,也有愈來愈多的企業為了創造愉快的工作環境,提供員工實現這個願望的機會。BrightHouse的員工提出能改善社會大眾生活的偉大構想,馬上可以獲得1,000美元的獎金。執行長雷曼說:「這不是獎勵他們投入的時間,而是他們寬大的心胸。」


讓員工打成一片


Ziba透過「大使計畫」鼓勵員工之間互相滋養。每個員工必須花三個月的時間去了解其他人的工作。在這段時間內,他們並未放下手邊的工作,卻要參加同事的腦力激盪會議和工作會報,提供建言,也做批判。執行長佛素吉說:「如此,可以讓他們了解另一個世界。」


(取材自《Inc》雜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