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為走過一甲子的泰山,注入新活力?經營者又面臨哪些挑戰?


想像一下,一棵在60年前種下的樹,今天會長得怎樣?如果這棵樹是品種優良、世界上最高的美洲杉,又種在肥沃的土壤裡,想必現在已成一棵遮天蔽日的參天巨木。即使是生長緩慢的樹種,只要生長過程未遭破壞,經過了長時間的成長,也會持續茁壯。


但一個企業的成長卻大有不同,不只時常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擴大或萎縮,內部組織的靈活度和創造力更是企業興衰的根本原因。也因此不少傳統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時,就會面臨發展上的瓶頸,使得跨領域、研發、和新市場的拓展,成為許多企業經營者最關心的議題。為此,《動腦》在這期的創新企業專欄中,特別採訪到泰山企業總經理鄒信南,請他與讀者分享泰山走過這60年來,如何突破發展困境?如何創新?


專注踏實 穩健經營


Q泰山這幾年定位有什麼改變?60年的歷史,對泰山來說是包袱還是機會?


A過去泰山是以飼料、沙拉油等大宗物質起家,長年以信賴、踏實、團隊為企業的核心價值。不過60年過去,我們也發現消費者對泰山的品牌形象,也一直存有實在、本土、保守,等老氣的印象。


特別是,飲料、零嘴是泰山在食品類的主要產品,目標族群就是年輕人,因此品牌老化也成了企業的危機。一直到3年前我們開始嘗試一些轉變,經過多次的摸索,我們發現對外或許可以透過廣告來改變形象,但是根本的問題還是在企業結構。


泰山的內部大多是年資深的員工,想要快速轉變並不容易。直到今年再檢視過去所累積的價值後,才發覺其實「老」不完全是缺點,如果用正面的方式表述,就能變成一種穩定、實在的力量,於是我們重新定義企業的形象與角色,發展出「泰山,實在ㄟ靠山」的概念。



「實在ㄟ」,是在品質上實實在在,不誇大、不做假、不做虛偽的事;「靠山」是消費者可以安心買泰山的產品,信賴泰山在研發製造上的品質。依據這個信念,近期我們在品牌宣傳、產品,及員工訓練上,都有一些改變,未來我們也會繼續從企業既有的內涵與價值中,發掘新的機會。


面對困境 力求突破


Q泰山最大挑戰是甚麼?


A企業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問題,目前飼料、沙拉油仍占泰山總營業額的70%,但這個市場在台灣已飽和,因此我們必須向外拓展經營範疇。最近兩岸的發展密切,中國會是我們著重的市場,雖然我們在漳州建廠十三年,近年來小有成績,但也只是剛建立灘頭堡而己,離站穩市場還有一大段路要走。



泰山從製造家起家,發展流通業、零售業,跨足兩岸市場,如何將台灣經驗複製到中國,如何做到通財、通人、通貨的兩岸三通?又如何在既有基礎上,盡速站穩市場,絕對是泰山現在最迫切的工作。


積極創新 改造結構


Q對泰山來說什麼是創新?如何鼓勵創新?


A對泰山來說,創新來自於「創意×執行力」;只有將創意變成商機和流程、行動,才有實現的可能。



2007年董事長詹岳霖正式接棒後,我也被推舉當上總經理,我們重新檢視泰山內部文化,發現目前的問題就是「穩健有餘,創新不足」,於是訂定了四大經營方針:一、加速營收成長,確保合理利潤。二、創新流程,積極創造競爭優勢。三、整合資源,發展策略性新領域。四、有計劃的工作輪調和人才培育。


為了落實這四大方針,我們在2009年初開始進行組織改造,將產銷一元化的理念,發展成一個完整的系統,使計劃、組織、領導、控制……等管理功能更完整發揮,讓事業群的營運未來更具競爭力。另外,我們也大量引進外部人才,像是從各國留學回來,或在不同領域有豐富經驗的人員,在各式異質文化的激盪下,形成良性的循環。


同時,我們也在企業內推動全員創新。像是建置「小人物大成就」線上提案系統,訓練員工藉由簡化流程、工作改善,不斷挑戰自我,上線兩年來已為企業創造新台幣2,000萬元左右的節流效益。「創意點子王」則是另一個募集創意的平台,我們認為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,藉由員工集體智慧結晶,替公司創造有價值的金雞母。目前針對包裝材料的改良,及健康飲品的趨勢觀察,許多都是從員工點子中找到的。


【本期完整內容請見《動腦》2010年5月號;訂閱動腦知識庫


 


 


相關文章推薦


 拿破崙希爾 三十天改造計畫


 劉思誠帶領元太 兩度成功轉型


改造別人不如先改造自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