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家去看了一場音樂劇《隔壁親家》,這是由已過世的作家廖風德所著《隔壁親家》所改編,主要是描述台灣早期農村的許多小人物在新舊社會環境變遷中,價值觀的改變與內心的失落。


故事描繪宜蘭水底寮農村,兩個情同手足的小男孩石龍與粗皮,以一張圖畫訂下真摯的友情約定,但各自長大成家後,卻因社會演變與差別的人生際遇,在種種衝突與矛盾下逐漸變質。不過第一代水火不容,第二代卻發生三段坎坷的愛情,此劇透過兩家在不同的生活情調中,配合老農、老兵、城市人的心聲,內容相當深刻,相信曾經歷過那純樸美好年代的三、四、五年級觀眾一定心有戚戚。


劇情感人,成員的背景更令我感動。擔任此一音樂劇的藝術總監、編劇及作詞者楊忠衡是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畢業。劇中演石龍小兒子的江翊睿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,畢業後即全力投身舞台表演工作,目前還擔任神秘失控樂團主唱暨舞台呈現總監。這在我們那個年代真的是相當少見。


就在我分享這個故事與經驗給朋友之際,一位同事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她女兒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。我想一想她女兒不是在西北大學念電機系嗎?後來才知道,對電機沒有興趣,畢業後放棄即將到手的優渥待遇,轉而修習音樂碩士、博士。最近將有鋼琴及小提琴的公開演出。


當然,作父母的還是有些不捨,究竟原來的理工出路還是較穩定,未來音樂之路是否能夠讓生活無虞仍在未定之天。不過子女既然有此興趣與夢想,父母也只好轉念支持。這使我想到部門一位負責資訊科技的電腦碩士,也已轉行全時投入音樂劇及樂團,相信其也經過一連串的掙扎過程。


回想自己年輕時候對工作生涯的定位似乎也面臨許多轉折:高中時候對心理領域有很大的憧憬,根據聯合國的趨勢預測,2020年全球最大的問題是憂鬱症,心理醫生屆時應是最熱門的行業之一,因此大學聯考時就想將心理系當作第一志願。不過在填寫志願時,老爸說,這個科系畢業將來怎麼找到工作?只好跟現實妥協,改填寫就業應無問題的電機系。


電機系的日子對我這種喜歡熱鬧的人來說,實在有點無聊,因此似乎有點逃避似的去選修中文系及商學院的課、玩社團,辦活動等,但也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。在一番自我省視後決定報考企管研究所,當時所有電機系同學都在準備工程相關的科目,只有我相當異類地在念會計、經濟這些過去從未接觸的科目,結果運氣還不錯,順利進入企管的領域。其過程不但充實,也樂在其中。


這個社會已愈來愈多元,也愈來愈具包容性,基於自己的興趣,轉行追求夢想的人愈來愈多。最近一段廣告片,描述五位平均81歲的老人騎機車環島的故事,感動許多人,其提醒大家不論多少年紀,只要還活著,只要還能動,就應勇於追夢,謹以此與讀者共勉!


(作者是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所長,APIAA認證資深產業顧問)




2011/05/19 經濟日報】


 


 


相關文章推薦


 夢想有多大成就就有多高 - 佳興強力推薦


 勇於實踐夢想開創嶄新未來 馬修老師


夢想才有未来(影音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