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身是菜販的孩子,從67歲稍懂人事的年紀,陳冠升就明白家中賺的是辛苦錢。父母都不識字,父親長年在菜市場幫人搬運蔬菜,後來租了攤位自己賣菜,母親則是家庭主婦,照顧3個孩子,無力分擔家計。


【撰文/李兆華】


陳冠升 節省×人脈×投資=資產5千萬


陳冠升,曾是叱吒基金界的明星經理人,績效長期穩居前段班。2011年初,為了多點時間陪伴家人與自身健康因素,年僅43歲的他毅然從第一金投信研究部主管職退役。急流勇退看似可惜,但是他卻在成為自由的專業投資人後,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扇門。


在投信工作,個人不能買賣股票,所以陳冠升是在離職後才得以大展身手。2012年,他不但成為朋友眼中預判行情最精準的人,更幫自己創造出50% 的高報酬率。不過,投資並非他唯一的專長,能夠隨時謹記省錢之道和廣結人脈,才是他打開財富自由大門的鑰匙。


菜販的兒子 從小懂事獨立


本身是菜販的孩子,從67歲稍懂人事的年紀,陳冠升就明白家中賺的是辛苦錢。父母都不識字,父親長年在菜市場幫人搬運蔬菜,後來租了攤位自己賣菜,母親則是家庭主婦,照顧3個孩子,無力分擔家計。


「父親深夜1點半要出門,最早是騎三輪車,從蘆洲一路騎到萬華的中央市場,無論下大雨、刮颱風都得出門。這一騎,至少要1個多小時,凌晨3點到了菜市場,開始幫忙搬菜。」


後來生意好一些,改用「鐵牛車」運菜。為了多賺點錢,父親能多載就多載,一大箱一大箱沉重的菜,在車上堆了34層高,搬菜搬到職業傷害。這些過往歷歷在目,身為長子的陳冠升,知道自己一定要懂事,「從小我就很獨立、比較會想。」


父親身材高壯,身高有180幾公分,自己卻只是中等身材,陳冠升笑說:「我們全家族都不愛念書,最多念到高中,只有我喜歡念書,應該是一直動腦用功,所以個子長不高啦!」他是家族中唯一的大學生、研究所畢業生,也是最會用腦力賺錢的孩子。


看清父母理財缺點 穩紮穩打存到1 桶金


雖然在家族裡最會念書,但陳冠升並非天才型人物。國中時雖念資優班,在同學都太優秀的競爭壓力下,也只能排在30幾名,最後被踢出資優班轉到普通班。他在普通班發憤讀書,爬到全班第1名的位置,這件事帶給他不小的震撼,「有時候寧為雞首、不為牛後,給自己適合的環境慢慢來,才不會中途夭折。」


大學順利考進中興經濟系,經濟學、會計、統計等商學科目,讓陳冠升對理財有了相當大的啟發。他幾次趁放假去幫父親顧菜攤,發現父親不懂經營,沒有把菜整理得精緻討喜,也沒有行銷手法和成本觀念,都是隨便賣賣,根本賺不了幾個錢。他勸父親要改變銷售方式,以及盡量存錢買房子,卻都被打了回票。


「理財觀是我父母最弱的一環,我不斷提醒自己,要具備養活自己的能力,畢業後絕不再跟家裡拿錢。」雖然危機意識高,他仍不躁進。很多同學都因為念了經濟系,開始買股票投資,甚至廢寢忘食不來上學,陳冠升卻不為所動。他認為學生的本分是把書念好,把兼差當家教和導遊得來的收入存起來,穩穩累積第1桶金比較重要。穩紮穩打、不衝動,「少年老成」成為陳冠升的寫照。他打趣說,從外型就知道自己是「老起來等」的那種類型。


勤跑公司、廣結善緣 成為傑出操盤手


研究所畢業、當完兵後,陳冠升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產業研究,因此鎖定研究員職缺寄履歷。對沒經驗的新鮮人來說,研究員職缺並不容易找到,他珍惜每個機會,向面試人員不斷表達自己的誠意、稱讚公司優點。沒想到才剛確定要到新寶證券(已被元大證合併)工作,中信證券(現改為KGI 凱基證券)也拼命打電話來邀他上班。


他因為中信證開出的薪水高達4萬元,地點也離家較近,決定到中信證就職。這個經驗讓他體悟:「多說好話,廣結善緣,會為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回饋。」只是,菜鳥領高薪,也讓主管對他相當嚴格。剛進去不到1個月,陳冠升就聽到兩位主管在辦公室高聲批評他,讓他非常難受。為了改變主管的印象,陳冠升大量拜訪公司,每個月至少約訪10幾家公司,有時1天就連跑3家。他善用經濟學的知識,判斷廠商生產銷售的行為邏輯,了解市場整體結構和各廠商的競爭力,最後才看財報數據,他的分析方法是「質化重於量化」,選股因而日益精準,很快就成為其他同業想要挖角的對象。


沒多久,陳冠升轉職至統一投信,一口氣要看電子中下游和金融股,負責100多家上市櫃公司。那段日子忙到最高點,好幾次都累到流鼻血。


「負責的公司多,也讓我成長更快。」陳冠升回憶,當時他發現自己雖然對公司的質化判斷很精準,但仍不免出現誤判,譬如忽略了景氣循環的變化,今年業績很好,會以為明年可以更好,結果錯估情勢。因此,他對於處於熱潮上的股票會格外提高警覺,寧可去找股價處於低檔區,正準備隨景氣翻揚往上走的股票。「人棄我取,逆勢操作」成為他接手基金後,績效常勝的關鍵。


陳冠升在19977月接手第1檔基金「保誠菁華基金」(現改名為瀚亞菁華基金),台股剛攻上萬點,全市場氣氛超樂觀,同事也興高采烈的推薦股票,他卻在會議上提出減碼看法。他強調,所有題材面的利多都已經發生了,台股的本益比高達40幾倍,而且根據他勤於拜訪公司得到的資訊,認定半年報公布時,大家就會發現獲利不如預期。


結果台股果然從萬點開始急殺,一路殺到10月的7千多點時,市場轉趨悲觀,認為將會繼續下殺,陳冠升卻反手加碼。幾個月的時間,陳冠升成為市場極少數有正報酬的經理人。


1998年底,台灣有四合一選舉(北高市長、立委、市議員、鄉里長),結果北高市長各自變天,他判斷將會為社會帶來一股不安氣氛,決定先減碼,等指數從7千多點跌到5千多點後,再從中找尋被錯殺的績優電子股,短短半年報酬率達到近6成。


抱績優股賺5 搶投機股全賠光


2000年爆發網路泡沫,陳冠升當時負責保誠外銷基金(現改名瀚亞外銷基金),績效也是不畏大崩盤,一路維持正報酬,但他自己在未上市的投資卻出現意外的虧損。「基金經理人不能買賣上市櫃股票,唯一可以投資的就是未上市,我在1999年買了太太就職的宏正自動化未上市股票,以及23檔網路概念股。」


宏正現在已經上市,股票代號6277,因為太太在公司任職,所以陳冠升清楚這是績優好公司。但另外買的網路概念股,則是因為看到網路股一飆再飆,讓他忍不住違反逆勢操作的原則,聽從朋友的推薦而跳下去買。


【更多精采內容請看:Money錢


相關文章推薦


有「夢」,不要光「想


你有沒有盡最大努力?


薪水高,未必存得住錢!省錢聚財,你用對方法嗎?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